CS专业爆冷,失业率飙至全美第七!失业率高达6.1%.

栏目: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6-11

图片


如果你还以为“学计算机=铁饭碗”、“读STEM=毕业年薪百万”,建议你看看美国最新的就业数据吧...


根据纽约联储(New York Fed)和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期联合发布的一份数据报告,美国目前的平均失业率为4.2%。但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却远远高于这个水平,失业率接近两倍甚至三倍!


其中就包括很多人认为“钱途光明”的专业,如计算机科学、物理、甚至电脑工程,居然纷纷登上了“最容易失业”的前十名:


美国十大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



图片


是的你没看错,计算机科学(Computer Science)和计算机工程(Computer Engineering)都赫然在列,失业率分别高达6.1%和7.5%。而“卷王专业”物理甚至达到了7.8%。


也就是说,在美国学这些热门理科专业的同学,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概率,甚至不比艺术生低多少。


不是说学CS很香吗?不是说学编程出来年薪八九万起步,硅谷敞开大门等着你吗?


没错,过去二十年,这的确是事实,但现在不是了!


金融科技顾问Kevin Thompson解释说:“这几年,CS专业招生暴涨,加上AI自动化的冲击,整个行业开始进入‘人才过剩+AI替代’的模式。也就是说,CS工程师正在用代码造出会取代自己的工具。”


美国田纳西大学讲师Alex Beene则更直接:“过去我们告诉学生去学技术,现在我们却发现这些领域招聘在收缩,岗位在减少,裁员在增加。”


更现实的问题是,很多大公司已经不再疯狂扩张,而是精简团队、优化成本,特别是在远程办公成为常态之后,“一个程序员养五个实习生”的神话已经很难持续。



图片


榜单里还有不少艺术类专业:平面设计、纯艺术、人类学、社会学等等。乍一看确实“看天吃饭”,但数据背后也有冷静一面。


例如,人类学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不到1万人,平面设计专业也只有7000人毕业,纯艺术更是冷门。而很多学生虽然专业叫“graphic design”,但实际从事的是更偏运营、传播、视觉方向的工作,并非真的去画logo或做展览。


所以,这些专业失业率高,除了工作岗位本身不多,还因为选择这个专业的人数太少,波动性也就更大。


那什么专业最“抗失业”?


美国十大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



图片


简单总结,学农学的毕业生比CS更容易就业,甚至更稳定!


尤其是护理、土木、营养、幼教这些“应用型”专业,不仅就业率极高,且整体起薪不算低。特别是现在全美缺护士缺得厉害,“刚毕业就被抢着要”的情况比比皆是。


为什么这些专业这么抗打?两个关键词:需求稳定、不可替代。


例如护理专业,不管经济如何波动,医疗需求永远存在。根据联邦统计局数据,美国在2024年新增了90万多个医疗相关岗位,是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快的。


再比如建筑、土木、工程类专业,在基建投资和城市更新大潮下,始终有大量项目需要人手。这类岗位技术门槛高、培训周期长,不容易被AI或自动化替代。


教育、特殊教育也是一样:虽然工资不高,但职位稳定,社会需求长期存在。


虽然CS类专业的年度中位起薪仍在$80K左右,部分岗位可以冲到$100K+,但这几年大厂裁员潮一波接一波,刚毕业的学生根本进不了门。

相比之下,护理起薪$84K,航空航天$125K,土木工程$100K,而且这些领域还在持续扩招,意味着更稳的职业路径、更少的焦虑。


人文学科真的没“钱”途吗?


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(贝莱德)都在招聘会上表示,他们更愿意招历史、英语专业毕业生,而不是单纯技术出身的人才。


因为AI时代最需要的是“软技能”——也就是沟通力、批判性思维、跨学科逻辑和创造力。过去几年被唱衰的文科生,现在反而成了AI团队中的关键一环。


对于在美华人家庭来说,选专业不是单纯的“喜欢就好”。文化因素、家庭压力、身份签证、回报周期、就业稳定性,都要考虑。


根据世界经济论坛(World Economic Forum)的预测,到2025年,人工智能将取代约8500万个岗位——但同时,也会创造出更多全新机会。


所以现在的就业难题不再是“AI会不会影响我找工作”,而是“要选有AI助力的专业”!


以下这6个专业,正是AI时代的“赢家”专业:不仅不容易被取代,反而可能因为AI而吃香。


1. Human-Computer Interaction (人机交互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这个专业融合了心理学、计算机科学与设计,致力于打造更人性化、更直觉的技术产品。AI不会感受用户的情绪或沮丧,而HCI 专业能让你设计出真正“懂人”的界面体验。

典型职业路径: UX 研究员(UX Researcher)、产品设计师(Product Designer)、无障碍技术专家(Accessibility Specialist)


2. Cognitive Science(认知科学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认知科学横跨心理学、神经科学、计算机科学和哲学,训练学生理解“人类大脑如何工作”,以及AI系统如何模仿/偏离这种工作方式。非常适合进入AI伦理、用户体验、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。

典型职业路径: AI伦理专家(AI Ethics Specialist)、用户研究员(User Researcher)、认知分析师(Cognitive Analyst)


3. Communication Studies(传播学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在AI海量生成内容的时代,人类之间的真实沟通和情感链接反而更稀缺、更宝贵。传播学结合了语言表达、社交智慧、冲突管理等“AI搞不定”的软技能。


典型职业路径: 品牌策略师(Brand Strategist)、数字营销总监(Digital Marketing Director)、组织沟通顾问(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)


4. Public Health(公共卫生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公共卫生既懂数据建模,也重视人类社会的复杂系统与文化差异。在疫情、慢性病、健康政策等领域,公共卫生人员就是技术和人之间的桥梁。

典型职业路径: 流行病学家(Epidemiologist)、健康政策分析师(Health Policy Analyst)、全球健康协调员(Global Health Coordinator)


5. Entrepreneurship(创业学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AI擅长执行,但不擅长创新。而创业学训练学生识别市场空白、承担风险、组织团队并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。这类人才是AI工具的“使用者”,不是“被替代者”。

典型职业路径: 初创公司创始人(Startup Founder)、创新顾问(Innovation Consultant)、风险投资分析师(Venture Capital Analyst)


6. Educational Technology(教育科技)

为什么适合AI时代: AI可以辅助教学,但不能替代“激励、引导和关怀”的人类老师。教育科技专业融合教学法与技术,既懂内容设计又懂平台开发,适合在学校、企业培训和线上教育平台大展拳脚。

典型职业路径: 学习体验设计师(Learning Experience Designer)、课程开发员(Curriculum Developer)、教育技术顾问(EdTech Consultant)


如果你有亲人朋友在美国刚上大学、正在选专业,或者正准备升学申请,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看看,说不定能帮他们避开一次“学业坑”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-  End 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