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留学生2023年度总结:3.3万中国学生申请,52%拿到offer!曼大、杜伦商学院录取人数最多!

栏目: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:2023-12-29

众所周知,英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留学生最热衷申请的国家之一,最近几年甚至有超越美国的趋势。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学生群体,英国高校自然是热烈欢迎。但慢慢的,英国高校们也发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:申请人数太多了!


因此,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(UCAS)与培生集团(Pearson)联合针对中国留学生做了一项调查,调查内容包括很多关键性问题,比如:为什么来英国留学、申请了哪些学校、就读体验如何等。


下面一起看看这份调查报告吧!





  申请人数十年暴增175%  


都说英国留学越来越热,UCAS联合培生发布的这份中国留学生报告用数据给出了有力的说明。


左:中国学生占所有英国本科申请者的比例变化

右:中国学生占国际英国本科申请者的比例变化



2023年,一共有33,195名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,共有17,405名中国学生拿到Offer,这一数字同样比十年前暴增149%。在2023年,中国学生的录取率有52%,高于非中国国际申请者的46%。在过去的五年里,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增长了55%,在过去十年中,则是足足增长了175%!



 中国学生、英国学生和非中国国际学生的录取率变化对比  


中国已成为英国本科教育最大的国际生源地之一,甚至超过了英国本土的威尔士和北爱尔兰。同时,中国学生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。根据英国文化协会计算,截至2022年,中国留学生给英国带来了足足57亿英镑的学费和生活费收入。对于国内申请英本的孩子来说,91%学生都依赖于父母的资金支持,只有极少数靠贷款或打工维持收支。




  初中就开始准备留学  


调查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,那就是中国留学生准备出国留学的时间越来越早!以前的申请者普遍分布在18岁-24岁间,而近年来,18岁的申请者显著增加了。今年,46%的中国申请者都在18岁,仅1%在25岁以上。





国内申请英本最大的五个“生源城市”分别是:上海(13%)、北京(10%)、深圳(5%)、广州(4%)和南京(3%)。可以说,大城市的学生,选择出国的意愿更强烈。



 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  


根据调查,声誉和教学质量是留学生们最看重的,说得通俗易懂一些,就是排名。排名高不仅是说出去好听,更是求职、回国落户的利器。北上广等很多一线、新一线城市都对留学生的毕业院校排名有明确要求,国内大厂HR对留学生的要求一般也是QSTOP100。





根据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学生赴英留学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:

  • 英国高等教育的声誉

  • 教育质量

  • 英国能提供的文化和体验

  • 大学中有我想读的课程

  • 申请过程简单


在选择目的地时,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自己的研究和决定,其次则是父母的意见。




14%的中国家庭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;47%的家庭从初中阶段开始考虑。总体来看,61%的家庭都在初中或更早就想好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了。当然,这些家庭并非都只考虑了英国——多国联申已然成为一股热潮。在UCAS调查到的数据中,63%的中国申请者会同步申请或计划申请其他国家,其中包括:40%申请者考虑美国,39%考虑加拿大,27%考虑澳大利亚。


商科依然是大家最爱的学科,但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。10年前,42.8%的中国学生都选择了商科,而这个数字在2023年降到了26%。与此同时,创意艺术类专业的热度却涨了一倍不止,从十年前的4%增长到如今的11%!


调查报告中,对应商科、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三大类方向,招收中国学生最多的大学分别是:曼彻斯特大学、UCL和伦敦艺术大学,对中国学生最友好!


2022年最热门专业录取中国学生最多的大学



  英国生活关键词  


如果让留学生们用三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英国求学生活,最受瞩目的三个词是:有趣、昂贵和挑战性。




其中,72%的留学生都发现在英国的生活成本要高于原先预期。这也与中国学生的留学地区分布不谋而合。在英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中,超过三分之一都在伦敦地区,因此房租、物价都十分高昂。


不过即便如此,也有92%的中国学生都表示,会推荐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。无论是教学质量、校园社交、生活出行,大多数人都对英国的学习经历感到满意。


当这些留学生们从英国本科毕业后,73%的人都考虑继续在英国读研究生,其中66%的人都已经或打算申请和本科课程不同的研究生课程。此外,考虑就业的留学生也不在少数。43%留学生考虑留在英国当地工作,三分之一考虑回国工作。


最后呢,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,未来倾向于出国留学的中国中产仍在增加,到2030年甚至可能占到40%。可以预见的,未来英国名校的申请竞争会愈发激烈,大家更要提前做好准备!


免责声明:本文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

-  End -